010-5290-6621

留学资讯

News

菲律宾过年的习俗

May 19,2024留学资讯阅读:

菲律宾过年的习俗

  菲律宾邻近中国大陆,据信早在唐宋时期两地就有往来,根据研究,菲律宾人当中至少有20%的人流有华人血液,从菲律宾国父黎萨、革命英雄波尼法西奥,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到现任总统杜特尔特,都有华人血统。
  尽管华人只占菲律宾总人口的不到2%,但是由于勤劳以及出色的经商天赋,华人在当地经济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大部分菲律宾华人主要是企业主,他们的生活中心主要是家族企业。华人企业在菲律宾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少数华人企业家更成为菲律宾著名的商业家。菲律宾华人将他们的成功归功于节俭、辛勤工作、及其传统的儒家思想观念。大多数菲律宾华人生活在城市,约有50%的菲律宾华人住在马尼拉,其余的住在菲律宾其他的城市。
  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华人社群一样,菲律宾华人社群已成为保存中华传统文化的海外华人社群之一,许多中国的传统习俗在菲律宾华人社群中仍然保存完整。当然,保存在菲律宾华人社群的许多中华传统文化也已经演变得与其他东南亚华人社群有区别。这些文化差异在诸如农历新年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是非常明显的。
  虽然春节一直是菲律宾华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但春节是在经过菲律宾华人社区多年奔走和呼吁后于2011年12月初才由菲律宾总统府发布公告首次被宣布列为菲律宾的非工作公共假日的,使得华人新年也成为菲律宾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菲律宾,公共假期分为普通节假日和特别节假日,特别节假日又分为工作假日和非工作假日。2004年1月14日,时任总统阿罗约宣布中国农历春节为“全国特别工作假日”。不过,阿罗约当时的公告被认为只具象征性意义,因为是“工作假日”,所以包括华人在内的菲律宾居民在春节当天仍要照常上班。2012年才开始成为公共假日。
  中菲合璧的春节习俗
  在菲律宾,庆祝春节的活动一般包括贴春联,挂红灯笼,舞狮子,放烟火等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不过这些活动会在除夕夜晚达到高潮。当晚的华人社区会自发的聚集起来庆祝节日,除了上述的传统方式以外,当地本土的菲律宾艺术家也会登台献艺,共庆佳节。让整个庆祝活动体现出中菲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
  “年年高”“年年有余”是传统
  首先自然是喜闻乐见的吃货环节。按照不完全统计,在菲华人八成以上为福建人,因此在吃上面也比较有福建人的风格。
  年糕,寓意“年年高”。这种经过菲律宾风格改造、充分添加糖汁的食物是新年中必不可少的。大约为了沾喜气或是天生爱甜食的原因,菲律宾百姓对甜年糕很是喜爱。不过他们对于年糕寓意的解释比较独特,认为年糕因为吃起来非常黏,寓意一家人要像年糕一样黏在一起,团团圆圆。
  唐人街里出售的甜粿(其实就是年糕,菲华人喜欢的一种点心,寓意“年年高”)
  菲律宾人最喜欢把年糕裹鸡蛋煎成这样吃!
  菲律宾小贩结合菲律宾元素,在春节期间卖起糯米糕,因为菲律宾人相信,糯米糕的黏性,可以把全家人“黏”在一起,不会分离。
  此外,“年年有余”的传统也在菲律宾继承下来。除了谐音的鲜鱼,除夕夜的晚餐必定极其丰盛。因为在晚饭之后,剩下的食物要保存在蒸笼里用持续小火加热,留给第二天用。据一些在菲华人介绍,新年第一天是不能做饭的,一定要吃除夕“余”下来的食物,寓意年年有余。
  春节饰品寓意深
  菲律宾有挂“八大圆”的习俗。所谓“八大圆”就是指用八种圆形水果作装饰,谐音“发”,寓意发财,圆形水果表示圆满。“八大圆”包括:菠萝、桔子、苹果、葡萄、芒果、柠檬、西瓜和木瓜。
  吉利旺来”是菲式过年吉祥吊饰。它是以8或10粒橘子搭配凤梨串成,下面再挂上1只红包袋,为中菲文化交融的产物。马尼拉王彬街的小贩正在整理“吉(橘)利旺来”
  除了“八大圆”的说法,还有“十二大圆”,即一年十二个月都圆圆满满,水果还要加上荔枝、鳄梨、柚子以及不怎么圆的香蕉。这些水果不仅代表了圆满,还以其偏金黄的颜色寄托了财富的寓意。
一切可能从沟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