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交朋友讲礼貌重视礼仪与文明
菲律宾人很坦诚,性格直率喜开朗。
菲律宾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间时,无论男女都习惯以握手为礼。在与熟人或亲朋好友相间时,一般都很随便,有的男女之间相逢时,常以拍肩膀示礼。年青人与长辈相见时,则要吻长辈的手背,以示对老人的敬重;年青姑娘见长辈时,则要吻长辈的两颊为礼;如果晚辈遇见长辈时,说话前要把头巾摘下放在肩上,深深鞠躬,并称呼长辈为“博”(意为大爷)。
2、多信罗马天主教“十三”为丧兆不幸
菲律宾人大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和伊斯兰教。菲律宾人很忌讳“13”数。认为“13”是“凶神”,是厄运和灾难的象征,是令人极为厌恶的数字。他们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认为左手是肮脏、下贱之手,用左手是对人的极大不敬。他们一般都不愿谈论政治、宗教及本国状况和腐化问题。
伊斯兰教徒忌讳猪。他们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也不喝牛奶和烈性酒。菲律宾人不爱吃生姜;也不喜欢吃兽类内脏和腥味大的东西;对整条鱼也不感兴趣。
3、美国方式喜模仿女士优先颇盛行
菲律宾上层社会的人,由于受西方社会的影响,很盛行女士优先的风气。他们无论做什么事,一般都习惯对女士给予特殊的关照。但是在农村,由于女子大多于男子,而妇女的地位却很低下。其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局限模仿,他们最喜欢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家庭观念很强,一般都喜欢别人谈论和赞美他们的家庭。
4、普遍喜欢茉莉花喻为国花表吉庆
菲律宾人最爱茉莉花。认为茉莉花芳香四溢,给人以幸福和美好的印象。人们都尊其为国花,并视其为纯洁,情操和友谊的象征。好客的菲律宾人,在迎接宾客时,往往把茉莉花串成美丽的花环,敬献给客人的脖子上,以表示他们对来访客人的一片纯真友谊之情。
5、重视的节日
Spring Festival春节
春节中国每年都有过,菲律宾也不例外,马尼拉中国城,从腊月开始,这里大街小巷就张灯结彩,一片节日氛围。
Christmas圣诞节
圣诞节是菲律宾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宗教节日,气氛也是特别的浓郁,大家互相赠送礼物。
Sinulog圣尼诺节(1月的第三个周末)
菲律宾宿务岛也有自己别样的方式来庆祝圣尼诺节,被称为Sinulog节。这是菲律宾国内参与人数最多的节日,每次都有数以百万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Sinulog节不单为菲律宾宿雾本地的表演团设置舞台,也为了宿务周边各省市的表演团在街道、锣鼓表演和节庆运动中提供展示的空间。它是一场举国欢庆的狂欢,年复一年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赶来的节日派对爱好者。
Ati-Atihan阿提阿提汗狂欢节(一月的第三周举行历时一周)
Ati-Atihan被誉为“菲律宾狂欢节”,是菲律宾最出名、最疯狂的节日。Ati-Atihan节是菲律宾众多古老的宗教节庆里的其中一个,也是圣尼诺节庆的开始。人们脸上画着彩绘,穿戴菲律宾土著的衣服和武器,伴着隆隆的鼓声,跳着部落舞蹈的巡游队伍构成了Ati-Atihan节的庆典活动。来到卡里波的游客们可以涂抹上黑色的烟灰,然后在街上和着鼓声一起跳舞。
圣周Holy week(复活节前一个星期日)
大概是3月15日后,开始到复活节结束整一周。这是隆重纪念基督荣进耶路撒冷,苦难、死亡和复活的一周。是受西班牙的殖民历史影响如今菲律宾最重要的假期,活动不断。全国放假、商店关门,连部分公共交通都停止运营。教堂会举行盛大的弥撒仪式,会有许多穿着特殊服装的教徒游行。耶稣受难记和耶稣受难圣诗的咏唱活动在全国大行其道。
国庆节(每年6月12日)
菲律宾为了庆祝建国而设立的节日。菲律宾的独立日在历史上是有有变化的,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后被美国占领,成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国同意菲律宾独立。在1964年更名为7月4日的节日为“PhilippineRepublicDay”,宣布6月12日为“PhilippineIndependenceDay”,即国庆日。
Halloween万圣节(11月1日前后)
受西方国家的影响,菲律宾每年举办的万圣节非常热闹,在节日当天,马尼拉的街道上,民众会装扮成各种妖魔鬼怪参加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大游行。这一天,人们还会带着食物等祭品前往公墓,悼念死去的亲朋。成千上万户家庭涌进墓园为先人献花、点蜡烛以及扫墓,旅居菲国的华人也会到各地的华侨义山缅怀先人。